96歲北大教授夫人,斷水斷食4天結束生命,臨死前留一句話震驚無數人

96歲北大教授夫人,斷水斷食4天結束生命,臨死前留一句話震驚無數人
美麗夢想 2025-04-21 檢舉

麥家在小說《人生海海》裡有這樣一句話:“孤獨是我的花園。我開始在花園散步,享受孤獨留給我的安寧。”

 

然而,人生最可怕的不是孤獨,而是缺乏一個好的心態。

 

特別是對老年人來說,如何學習享受孤獨,讓自己的生活充滿樂趣才是需要探索和思考的重要方向。

 

在我國就有這樣一位老人,她是北大教授趙寶煦的夫人-陳司寇。丈夫過世後,她把孤獨當作享受,並在自己的「孤獨歲月」裡,活出了人生的最高境界。

 

然而,她在人生的最後階段,卻做出了一件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的舉動。

 

01

 

其實,陳司寇一直是個很要強的人。

 

陳司寇出生於1921年。 5歲前,調皮的她被家人深深疼愛著。

 

但是,在她5歲的時候,母親卻不幸離開人世。於是,小小年紀的她,突然就長大了,變得既乖巧又懂事。

 

不過,也是從那時候起,她開始明白只有閱讀才能改變命運。因此,她暗暗發誓:“我一定要通過努力讀書,為自己爭取更好的生活。”

 

在陳司寇稍大一點的時候,西方新思想湧入我國,很多人原有的傳統思維有了轉變。越來越多富足的大家庭,都把自家女兒送到學堂去唸書。

 

雖說如此,但是很多貧苦家庭的孩子還是讀不起書,加之大多數父母重男輕女的思想,讓女子想讀書,難上加難。

 

可是,要強的陳司寇並未放棄,反而迎難而上。她不認命,只想讀書!沒有學費,她就自己在外做小工賺取學費。

 

就這樣,陳司寇靠著勤工儉學、每天苦讀,憑著一股要讀書的“傻勁兒”,一路闖進了北大的校門。

 

能夠走進北大校門,陳司寇是幸運的,但更是她的努力所得。而這段期間的艱難苦楚,只有她自己知道。

 

在北大,陳司寇念的是教育系,但她卻想加入校刊社。

 

然而,人才濟濟的北大,校刊社更是人人才華。與文學系和中文系的那些同學相較,她的文筆自然是比不過。

 

所以,當她把自己寫的文章,拿給校刊負責人看時,負責人只看了兩眼,便把她的稿件放在了一邊。

 

陳司寇很執著,她沒有因為負責人的忽視而就此放棄。她想:“既然負責人不看我的稿件,那我就把文章大聲地朗讀出來。”

 

沒想到的是,她這樣傻氣執著的行為,竟意外結識了與她相守一生的愛人。

 

02

 

那天,剛好路過的趙寶煦,看著面前的小姑娘,穿著半舊不新卻洗得乾乾淨淨的白襯衣,臉上洋溢著堅定的表情,尤其是念稿時的自信語調,完全把她的青澀給壓了下去。

 

而且,她樸實無華的語言,沒有辭藻的堆積,念的每一個字都充滿著真誠。趙寶煦一時之間竟看出了神。

 

隨後,回過神來的趙寶煦走到陳司寇面前,第一個鼓掌,並大聲稱讚道:“好!寫得好!”

 

此時的他,身著青布大褂,眼神炯炯有光,連厚重眼鏡也遮掩不住,渾身下散發出一種儒雅氣質。

 

所以,當他拿過陳司寇手中稿子的同時,也虜獲了眼前姑娘的一顆芳心。

 

雖是初見,卻如好久不見。清晨的陽光帶著愛情的滋味,照進了兩個人的心。

 

自此以後,二人便走在了一起。

 

陳司寇畢業後,進了學校,成了政治老師。再後來,她便與趙寶煦成了婚。

 

從初識到建立家庭,他們既是愛人,也是知己。二人互相欣賞,一路扶著走過了漫長甜蜜的一生。

 

他們的愛情,沒有昂貴的鑽戒和香甜的鮮花巧克力。有的只是柴米油鹽,每天的相濡以沫,以及彼此不離不棄的相守。

 

那時候的時間過得很慢,車馬郵件也很慢;那時候的人一生只夠愛一個人,既然選擇相伴,從此便是一輩子。

 

他們的愛就像流水一樣,慢慢地淌進時代的長河裡,直到白了發,掉了牙。

 

退休後的老兩口,住進了北大清華家屬院。這裡90%居住的都是老年人。在繁華熱鬧的北京,這裡無疑是一塊難得的清淨之地,而他們一住便是40年。

 

每天清晨,陳司寇與趙寶煦都會一起運動,一起看書讀書,一起買菜做飯,一起把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。兒女們也會在週末的時候,帶著水果糕點來陪伴他們。

 

雖然已經退休,但他們仍然不斷學習,堅持看書。

 

只是後來,趙寶煦的視力越來越差,於是,陳司寇就充當他的“眼睛”,把書裡的內容念給他聽。

 

但很不幸的是,2009年,趙寶煦被診斷出罹患了癌症。

 

這一年,88歲的趙寶煦,也參加了第五屆北京論壇的學術演講。

 

當時的趙寶煦,目光依然銳利,思緒也很清晰。人們幾乎忘了,眼前的老人已然是罹患癌症的病人。

 

雖然身患重病,但趙寶煦並不願意做手術,而是選擇保守治療。而陳司寇對於丈夫的決定,也沒有反對。

 

當時的陳司寇,身體還很硬朗,因此,她心甘情願地悉心照料著趙寶煦的生活起居。

 

然而,溫馨的畫面終究還是落幕了。

 

2012年1月21日凌晨4點,趙寶煦老先生,還是遺憾地離開了相守一生的愛人,享年90歲。

 

03

 

對於丈夫的離開,陳司寇非常難過,但她並沒有因此悲痛太久,而是很快從悲痛中走了出來。而且,她也慶幸丈夫走的時候是安詳體面的,沒有因為病痛而受折磨太久。

 

在醫院陪伴丈夫的兩年裡,陳司寇見慣了太多世間疾苦。

 

 

點擊下一頁,查看完整內容
下 一 頁

1 / 2

 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按個讚吧,不會令你失望!

已經讚了

標籤:

  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!